在8月25日-26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舉辦的2021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效“領跑者”、水效“領跑者”發布會暨節能降碳技術交流推廣會上,發布了2021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效、水效“領跑者”名單及其指標。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1年度水效領跑者標桿企業(合成氨)”稱號。
魯西化工集團堅持理性、穩健、積極的發展指導思想,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路。將節水型建設融入企業發展之中,充分發揮園區“一體化、集約化、園區化、智能化”優勢,以“綜合利用,節約水資源”為目標,圍繞水效提升開展一系列工作。
完善水資源管理體系。制定、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成立節水管理委員會,建立用水目標責任制,將水耗目標分解到各單位,定期進行落實考核。加強對全員節約用水的宣傳,提高員工的節水意識。推行《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應用,組織各單位開展水平衡測試,辨識水資源管理存在不足,進行改進,推進水資源管理水平提升。
加大節水技改項目建設。大力推廣空氣冷卻器的使用,利用空氣代替循環水對介質進行冷卻,減少循環水使用降低水耗,目前安裝使用空冷151臺,換熱面積29萬平方米。實施中水回用技術改造項目,優化污水處理裝置運行,將處理后的水配管引至涼水塔,作為循環水系統的補水,減少取新水量,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實施氣化爐灰水除硬技改項目,降低氣化裝置灰水硬度,處理后的水回收利用至氣化密封水系統,替代脫鹽水使用。同時除硬后水質的提升提高了循環倍率,減少了外排水的排放,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實施廢水綜合利用,實現廢水零排放。根據各裝置使用水質要求及排出廢水成份不同的特點,發揮園區優勢,圍繞源頭減排、資源化、循環化再利用,實施分類處置、集中管控、綜合調配、梯級利用,提高重復利用率,節約用水。充分利用園區管理平臺優勢,實現水資源的平臺管控、數據分析、綜合調控。從“源頭取水、過程節水、污水處理、循環使用、廢水零排放”等實現全過程控制。
引進先進設備,減少灰渣含水量。新上板框式壓濾機代替原真空過濾機,將公司氣化沉降槽淤泥進行壓濾,壓濾后的濾餅水分由60%降至30%,減少水量帶出。降低環境污染的同時,壓濾出的水分輸送至沉降槽回用,較原真空過濾機相比可增加回用水量50m3/h,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同時干燥后的濾餅水分降低,可摻入原煤再次利用,提高煤炭利用率。
發揮園區優勢,實施企業間水的資源化利用。聚碳酸酯含鹽廢水、多元醇、己內酰胺廢水、甲烷氯化物、聚碳酸酯、苯甲醇等裝置產生的高鹽廢水經不同預處理后分別送煤氣化單元代替脫鹽水、動力鍋爐煙氣處理系統、蒸發冷、循環水補水實現廢水資源化利用。?全年工藝廢水使用量達到190萬方。
強化回收,提高回收率。實施蒸汽放空氣的回收,對鍋爐定排、聯排、蒸汽管網導淋及其它生產裝置的放空蒸汽,實施降溫冷凝、洗滌等方式回收。對生產裝置使用的蒸汽制定冷凝液回收指標,進行獎懲考核,做到蒸汽冷凝液應回盡回。
通過開展一系列節水工作,企業節水工作取得明顯進步。截止到今年7月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用水100余萬方。2021年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魯西催化劑有限公司、聊城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2個單位通過了山東省節水型企業評價,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山東省節水標桿單位(工業園區)。
據了解,今年是連續開展行業水效“領跑者”的第二年。水效“領跑者”涉及煉油、乙烯、合成氨、甲醇等9個產品。多家優秀節水企業獲得工信部、水利部授予的水效“領跑者”企業稱號。 “領跑者”企業充分發揮標桿引領作用,促進了行業能效水效提升和綠色高質量發展。在節水方面,眾多大中型石化企業將節水與節能降碳統籌規劃,把節水項目列入企業年度降本增效重大技術攻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