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回顧一下節能審批知識,什么樣的項目需要單獨編寫節能報告?什么樣的項目節能報告需要報省級節能審查?”中午點名過后,工程咨詢院技術負責人袁甫榮做每日分享時提問。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超過1000 噸標準煤或年電力消費量超過500 萬千瓦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需要單獨編寫節能報告,年綜合能源消費量大于5000噸標準煤的項目需要報省級節能審查……”工程咨詢院李懷坤熟練地回答。
“也沒有錯,不過這項規定執行到5月底,6月1日以后,就不一樣了!”袁主任笑著說。
隨后,袁主任進行了專業解讀。原來,就在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第2號令,修訂出臺了新版《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其重點對省、市節能審查權限進行重新規定,節能審查由省級節能審查機關負責的節點由原來的5000噸標準煤以上提至10000噸標準煤以上。
“審批權限下放意味著原來年綜合能源消費量大于5000噸標準煤小于10000噸標準煤需要省級節能審查的項目節能報告只需要報市級節能審查。近兩年,我們已經有10個項目節能報告順利通過省級節能審查,報省級審查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陌生,我們要按照省、市級專家審核標準嚴格落實各項編寫要點,每個報告都要做‘精品’,雖然現在審批權限下放了,但是我們的編寫深度絕對不能打折,編寫質量更不能降低。”工程咨詢院副院長李愛華補充道。
“地下水標高是指海平面絕對標高,地下水埋深是指在地坪之下的距離……”這就是咨詢人員的日常,每日分享作為專業能力提升的一種方式已經開展一年多,全員積極參與,涉及內容豐富多彩:有規范條文解讀,有法規更新提醒,有園區知識科普,還有經驗分享、坑點提醒等等。大家各顯神通,將專業知識、經驗教訓通過自己的方式予以展現,有的幽默詼諧、有問有答,互動講授;有的干脆直接,深入淺出。每天一條,或者是新知識的注入,或者是舊知識的鞏固,也或者是重難點的熱烈討論,每個人毫無保留的共享知識,每個人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各類報告參考規范幾十冊甚至上百冊,為了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大家踴躍參與,積極建言獻策,諸如報告互審、集體評審、周培訓會、月度質量會等各種形式的專業交流活動開展的也是如火如荼……
“作為化工資信專業甲級、環境資信專業乙級咨詢院,我們不斷學習、成長,追求精品,業務范圍也由原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延展至節能報告、水土保持報告、環評報告、項目建議書等。過去,這些都是委托外單位編寫,在后評價過程中,與第三方單位溝通不到位出現偏差的情況經常發生。工程咨詢院發揮專業優勢,通過與市、省級工程咨詢院對標學習,與專家交流等方式提升專業水平,對各類報告模版進行摸索,通過溝通交流、專家預審、再審,不斷修正提升,最終得到省級專家的認可,報省級審查的報告也能一次性通過。”工程咨詢院院長,公司高級副總經理張雷說。
今后,工程咨詢院將繼續秉承求真務實、勤奮嚴謹的工作作風,以服務公司發展為目標,不斷拓寬業務范圍,獲取進入新領域的通行證,打造多專業甲級咨詢院,助力項目建設快速高質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