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魯西集團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不斷摸索和研究,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嚴控“兩高一低”項目,加快構建推動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的格局,形成一條符合企業特色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變廢為寶,大力實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
為減少園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魯西集團對煤化工生產過程進行充分辨識,采用碳捕集新技術,將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提純,形成液體二氧化碳產品,有力的推動公司“雙碳”目標的實現,園區現已建成20萬噸液體二氧化碳項目,正在謀劃實施40萬噸液體二氧化碳項目。
2023年初,魯西集團和西南化工研究院合作的5000噸/年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中試項目,順利產出合格粗甲醇產品,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通過石化聯合會成果鑒定。這標志著中國中化戰略性產業化項目(GREAT10)“二氧化碳高效加氫制甲醇”初步達成目標。目前已形成10萬噸/年二氧化碳制甲醇工藝技術,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二、推廣應用精餾熱耦合和熱泵技術。
傳統的化工精餾要使用大量的蒸汽進行加熱,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費,致使整個精餾過程的能源消耗過大。精餾熱耦合可實現物料與熱量直接耦合進而可較大幅度地減少精餾過程的能耗;精餾熱泵充分利用蒸汽潛熱給精餾塔塔釜供熱,減少能源使用。利用精餾熱耦合和精餾熱泵,可大幅降低精餾單元的能耗和碳排放。目前公司下屬多元醇公司實施丁醛精餾系統熱耦合改造,每小時節約蒸汽6.7噸,年節能源5100噸標煤;甲酸公司二期甲酸節能改造項目,節約蒸汽約6t/h,年節標煤4627噸;甲酸公司三期甲酸節能改造項目,節約蒸汽約10t/h,年節標煤2359噸。
三、調整能源結構,實施能源替代。
公司持續開展汽輪機改電驅動研究利用,挖掘現有裝置生產潛力,利用電驅動代替蒸汽驅動,淘汰熱效率低的小汽輪機組,實現提產降耗。目前,聚碳酸酯公司MVR汽輪機改電機已投運,年節標煤1.47萬噸,減碳量3.3萬噸;烯烴事業部產品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及裂解氣壓縮機,年節標煤3.15萬噸,減碳7.06萬噸;聚酰胺公司利用MVR代替多效蒸發節約蒸汽約8t/h,節約標煤54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5萬噸。硝基復合肥硝酸裝置四合一機組汽輪機驅動改電機驅動項目正計劃實施,預計2024年完成建設。
儲存引進先進工藝技術并進行工業化應用。新建項目采用綠色生產工藝、節能技術、設備,優化工藝設計,實現源頭節能降碳。儲備、探討、研究煤改氣、太陽能發電、天然氣制合成氣、CO2可降解塑料等相關新型產業項目。科學論證引入天然氣、丙烷等輕烴資源,作為與煤化工補氫、降碳的重要手段,解決單靠煤化工變換制氫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問題。
四、強化基礎管理,提升綠色低碳水平。
魯西集團積極開展節能低碳對標,FEMA辨識提升、節能低碳審核,2020到2023年每年的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持續下降,下降率分別為4.0%、6.5%、2.30%。截止到23年11月底,年度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可比價)、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比價)相對于2020年,分別下降了34.4%、27.1%。截止到2023年11月底噸產量能耗401千克噸標煤/噸,較2020年下降93千克噸標煤/噸,下降比例19%。
未來幾年,魯西集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繼續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要部署”要求,借助中國中化的研發平臺和產業鏈、資金鏈資源,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園區優勢,鞏固擴大現有優勢產品規模,持續提升產業鏈聯動水平。進一步完善化工產業和化工工程產業規劃,探討發展新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不斷發展高精深、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低能耗產品,全力建設綠色低碳園區,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