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臣光,是第六工程事業部儀表公司從事過濾器制作的一名普通員工,作為一名工作了29年的老員工,“愛鉆”、“腦瓜子活”是大家對他的一致評價。已過天命之年的他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在產品制作過程中不斷進行改造和創新,通過自己的刻苦鉆研,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了效益。
過濾器的制作是事業部去年下旬才剛剛上馬的新項目,產品新,以往的技術和經驗用不上,大家都得邊學習邊制作邊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張臣光師傅也始終不忘創新,他發現過濾器排污口、放空管口大部分為DN25接管與WN法蘭連接,以往組對均采用拐尺等量具手工組對,組對效率低,且在點焊過程中垂直度不易保證。張師傅對此十分焦慮,立即著手解決,依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過濾器制作需要,制作了組對工裝,將圓鋼在機加工車床加工至與法蘭、接管內徑相同,在焊口處留有凹臺,組對時只需將法蘭、接管直接套至工裝內即可進行焊接。
快速組對工裝投入使用后,省去人工組對環節,由原來需要兩人完成的作業,到現在只用一名焊工就能完成,工作效率提升300%,且組對間隙和質量有了明顯改善。過濾器生產線的同事對張師傅的這一創新,紛紛表示贊揚:“張師傅這次的創新,省時又省力,解決了大難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泵鎸Υ蠹业馁潛P,張師傅總是憨憨一笑,繼續投入到自己的小創新、小發明中去。
有的人也私下偷偷的問他:“張師傅,你都59歲的人了,馬上就退休了,還搞這些創新干啥”,張師傅語重心長地說:“創新和年齡沒啥關系。企業在發展,對員工也有了新的要求。我年齡大了,思想可不落伍。只要在崗一天,我就要繼續學習新知識、鉆研新技術,增強新本領,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技術、有智慧的技術創新型員工?!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為了跟上企業發展的節拍,張臣光在工作中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刻苦鉆研,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每年誕生在他手下的創新工裝數不勝數。
企業搭臺,員工唱戲。魯西集團長期以來一直倡導和弘揚創新精神,創新的碩果展示在集團各個角落和領域。每時每刻都有魯西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尋找促進企業發展進步的“創新密鑰”,演繹著一個個創新故事,傳遞出與日俱增的創新能量。